冬日琐谈之一
苏合
当我站在八十岁的彼岸
转身回望十八岁的此岸
朋友啊,请你
请你对我微笑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
SD给我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?这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。每天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啊?可是,如果真是这样,我会去在意什么是“照叶树林文化”,什么是“神道教”吗?嵯峨野的樱花该是如何的繁盛,“樱吹雪”该是多么壮观和我有多大相干?曾经看过不少的日本漫画,但是没有任何一部像《灌高》一样引起我对一衣带水的东瀛的注目。开始惊讶于它的存在。它竟然是那样一直存在着!时至今日,我依然不了解日本,对它的历史文化几乎一无所知。然而,当眼前的重雾慢慢变得稀薄,就必然有什么凸现出来了。浮世茫茫,我从何处来,将往何处去呢?窜改高僧(?)的话说:自来处来,向去处去。睿智?搞笑?狡猾?古希腊人说:“看清你自己。”是的,真实状况是,现在,我有点跑题了。
言归正传。
首先,按照字母排序,来说说Akira Sendoh。如果说“A”像玫瑰花梗上的锐刺,那么“S”就是柔长如缎带的水草。呵,好象有矛盾哎,满能引起话题的。
仙道。
说实在的,只要提到仙道彰,简直就不可以不附一笔说说他的笑。
好像是在“三千晴空”,见过神奈川五大美男子的评选,高居榜首的就是仙道,获选理由是--如果我没记错的话--“他的笑好像春归大地”。天,没看过SD的人听见这样的评价,也该知道仙道笑容的魅力了吧?
笑容是外在的,有时能起到面具般的掩饰作用。通常认为,仙道的城府极深。一种表现,即是涵容洒脱。(此外还有若干:纵情傲物,诡秘狠辣,韬光养晦,不一而足)仙道是否真达到“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谢;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”的境界了呢?有人以为是,有人以为非,大约是觉得在那平易近人的外表下有一颗难于接近的心。虽然被窥测却绝不允许任何人明白虚实的仙道,总是微笑着面对别人探究的眼睛。他的真实想法就像海面之下的礁石,你看不到它的峥嵘,却丝毫不妨碍它的固执、坚硬。而烟波浩淼的海面,就像仙道始终不变的笑容,任谁都无法摇撼(发生海啸是比较罕见的吧^^)。好冷啊!这是和流川完全不同,更加不可靠近的冷漠呢。事实上,同人文章里,拿素月拟流川,拿修竹比仙道(赵子昂说竹子“操挺特以高世,姿潇洒以拔俗”,确实是挺像),都很常见的。如果我们翻翻旧书,也可以找到前人有这样的评论:“月令人清,竹令人冷”。这么看来,二者竟是相吻的哦。
可仙道,也许并没那么复杂啊。读一读宫泽贤治那首诗歌--《不怕风雨》(见到不久,但据说是很著名的),会不会觉得仙道亲近了许多?尤其是第一节:
不怕雨
不怕风
不怕大雪不怕夏日
身子结实骨子硬
沒有欲望
绝不生气
脸上总是恬静地笑着
很质朴的话语,却蕴涵着无以言说的心愿。最后一句是:
我
正是想当这种人
如果说有一定什么让仙道不愿放弃的话,那么,我觉得就只是这样。如此简单的话,难道不可以说吗?可以说。但是这样的话说出来又有谁会在意呢?所以不说。然而不说,就仿佛隐着极幽深的秘密。原本是如此的单纯,却妄加上数不尽的臆想,捕风捉影,蜚短流长。猜不透,看不出深浅的海啊,为什么你不是清浅如练的溪流呢?人们不会这样问,但是他们会想,你为什么要隐藏自己呢,为什么总是笑着呢,为什么要独自去钓鱼呢,为什么从没见过你伤心呢?为什么,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呢?一个人抑或一件事?
可是,在这世上,落拓潦倒的人不多吗,尔虞我诈的人不多吗,苦闷忧愁的人没有吗,春风得意的人没有吗……能保持恬淡自然的人已经够难得了,为什么要再硬生生扯进一个仙道彰呢?这又何苦?在生与死、爱与恨、善与恶之间的悬索上逡巡徘徊,多像在表演走钢丝啊!“淡中交耐久”,从来不需要想起,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朋友,你有过吗?这样的仙道,已经让我不能再加奢求。
“天劳我形,吾逸吾心”,--个人喜欢的,是仙道彰。至于是不是“最”,套句俗滥之极的话,--“已经不重要了”。
又及:鉴于向来拖沓成灾,在下不得不先作决定:如果这个冬天过了,则这篇东东无论写到哪里,都不再继续了。
|